被称为“廉价别墅”的乡产权别墅一直游荡在法律边缘。特别在国家数次叫停别墅用地之后,这个沉寂多年的市场再次红火起来。然而,在当前“最严厉的土地制度”之下,乡产权别墅岌岌可危,4月份房山区青龙湖镇青龙头村乡产权别墅被拆事件让“业内人士”感到了危机。到底是末日来临,还是继续进军?在奉行“高风险有高回报”准则的投资者眼中,这两个问题或许并不矛盾。
刘铭最近经常接到一些电话,内容差不多都是要求他将发布在网上的一些别墅项目的信息给撤下来。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乡产权。 今年的一则新闻让整个乡产权别墅市场颇为紧张。4月16日,房山区青龙湖镇青龙头村144栋乡产权别墅被拆掉85栋,其余均被没收,另有3名涉案人员被羁押,原因是“这些项目为违法建筑”。 “一般的乡产权别墅项目都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即便被国土资源部门查出来,也就是开发商被罚点款了事,这么大面积地被拆除、没收还从没有过。”刘铭已经在北京别墅市场行走了十五年,他感觉,往年政府都是例行公事般地巡查,今年却有些不一样了。对他来说更为直接的影响是,“我在平谷运作的一个乡产权项目,不得不因此而推迟开盘时间了。” 异类产品 今年4月,刘铭刚刚搭建好的样板间就“迎来”了国土资源部工作人员的检查,结果是虚惊一场。“你们的项目没有问题。”检查人员临走时说道。而在刘铭看来,这受益于他一个稀奇古怪的“创意”。 这个案名为“香草山”的项目位于平谷区罗家沟林场生态旅游区内,总占地面积高达令人咂舌的5000亩。其中1000亩将开发成种植熏衣草的农田,剩余的土地将拿出一部分来,出售给短期旅游度假的投资者。 但刘铭却否认他在运作的是乡产权别墅,甚至任何与房子有关的词都不提。“我们只是一个从事农业开发的试验性农庄而已。”而计划出售给投资者的单位是1亩土地,以及土地之上一个300多平方米的玻璃小屋,总价被定在9.9万元人民币。 “不就是10万块钱卖1亩地么?”业内人士如此笑道。 刘铭倒是不在意。工作组来检查的时候,他说这些玻璃屋子都是温室大棚。刘铭的言辞颇有些咬文嚼字的意味:一个连地基都不曾打的玻璃盒子,凭什么说它是违法建筑呢? 刘铭同时却坚称这个房子完全可以住人。“挂上窗帘或墙纸,这跟普通房子没什么两样,洗衣做饭样样都行。办公的写字楼,不也就是用玻璃幕墙给围起来的么?” “新农村”不再是保护伞 “现在,你再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去盖房子,基本上都不会得到批复了。”刘铭称。在4月16日青龙头村乡产权别墅被拆除事件中的一个细节是,房山区党政机关对此作出了自我检讨。 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在通报去年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情况时指出,违法用地屡禁不止,仍是地方政府主导的结果。“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政府为招商引资、出政绩,背后支持、默许土地违法现象仍大量存在。” 目前在怀柔康祥新村项目售楼处工作的项目接待员王霞,不久前服务于龙湖湾家庭生态农场,该项目与青龙头村同处房山青龙湖镇。“龙湖湾家庭生态农场占用了耕地,自然风险大。现在我们的项目都是在荒坡上开发的,没占用一亩耕地。”当记者对其他几个乡产权项目的售楼处问及土地性质时,对方均主动表示,“没有占用耕地”。 如果早几年的话,刘铭或许还有勇气走上另一条路,“迅速把房子造好,形成既定事实,政府一看拆也麻烦,就象征性地罚点款了事。” 青龙头村项目的开发商似乎也曾有过这样的打算。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06年5月被北京市规委房山分局责令立即停工并接受查处后,青龙头村的乡产权项目曾一度加快了施工进程。 但现在这条路已经几乎断绝。政府对土地使用的监控,已呈现出越来越严格的趋势。北京市国土局局长安家盛在2006年10月曾向媒体表示,北京已使用了3颗卫星,用于监控违法用地行为,并由过去按季度监测,改为一两个月监测一次。而在刘铭看来更要命的是,“政府现在不仅是罚款,逮住了还直接拆。” 在地下市场红火了两年之后,受越来越严厉的土地监控的影响,乡产权别墅似乎将步一般别墅市场的后尘。“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来建造乡产权别墅已经几乎不可能,以后要开发只能从旅游开发和农业开发的口子上去多想想办法了。”刘铭表示。 |